汽車裝配過程中螺栓擰緊控制方法
螺栓是制造業和國防工業中不可缺少的緊固件是航空、汽車、船舶、鐵路、橋梁、建筑等重要基礎設施的關鍵部件。
為了將許多硬件設備精準地裝配在一起,螺栓需要準確擰緊。錯誤的擰緊,可能會導致成本浪費,甚至螺栓塑性變形或者斷裂等災難性的后果。螺栓連接的原理以及控制擰緊過程的常用方法,都是看似簡單的,但正確擰緊螺紋緊固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需
要了解螺栓連接的特點和各種擰緊方法。
螺栓緊固件的力學性能
鋼是工程中廣泛應用于制作螺栓的金屬材料,跟很多其他的金屬材料一樣,鋼是彈性的。對高吞吐量、高精度裝配、高質量產品生產中了解螺栓連接的原理及力學性能極其重要。
1.1 螺栓連接的原理
沒有工作載荷,螺栓只是一個夾緊裝置。 在實用上,在螺栓連接裝配中,部件被夾在螺栓和螺母之間(螺栓聯接為例),并絕大多數在裝配時都必須擰緊,即螺栓插入被連接件,利用螺母或內螺紋擰緊使螺栓拉伸變形,這種彈性變形產生軸向的拉力,將被夾零件擠壓在了一起,螺栓擰緊時的這種力稱為預緊力。在無外荷載的裝配狀態下,螺栓預緊力與夾緊部件的夾緊力相等但相反,此時的螺栓預緊力稱為軸向拉力。
螺栓擰緊的目標就是施加適當的軸向拉力。理論上,只要產生了足夠的夾緊力,完全可以保證被夾零件在震動、高低溫等惡劣環境下**工作,而不必使用涂膠等輔助方法。
1.2螺栓連接的特性
螺栓連接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螺栓預緊力的控制。過高的預緊力會導致螺栓產生嚴重的塑性變形,從而導致疲勞或斷裂,不充足的預緊力會引起結構連接的振動、松弛和滑移,從而破壞結構的完整性,影響任何利用螺栓連接裝配設備的正常運行。
2 螺栓擰緊方法
工程實踐中對高吞吐量、高精度裝配、 高質量產品等性能要求,使得螺栓緊固過程中的預緊力控制問題日益突出。目前有幾種常用的螺栓擰緊方法,它們的擰緊原理及擰緊質量,精度都不一樣,以下是目前*常用的擰緊方法及它們的優缺點:
2,1 力矩控制方法
螺栓預緊力的大小是通過擰緊力矩來加以控制,比如汽車裝配現場常用定力矩扳手來控制擰緊力矩,當擰緊力矩超過規定值時,定力矩扳手內部機構之間發生打滑。這是一種目前*常用、*廣泛使用的的擰緊控制和操作方式,擰緊方法原理非常的簡單及快速,易于標準化。
但是理論研究的日益深化發展及很多試驗研究結果指出,這種方法存在著一些固有的缺陷。擰緊力矩受摩擦系數、環境、擰緊速度、工具精度、拆卸再擰緊、接觸面特性元素等波動的影響較大,導致應力公差過大,準確性較差。
2.2 轉角控制方法
螺栓擰緊由通過旋轉角度進行管理,旋轉角度從螺栓頭的固定點開始。這種方法從緊貼力矩的特定角度進行擰緊,在塑性區內擰緊,軸向拉力分散較低,操作簡單。但由于擰緊會超出屈服點,因此接頭會受到附加載荷的限制或難以重新擰緊,很難定義擰緊角度。
2.3 力矩梯度法
通過在屈服點處力矩梯度隨旋轉角的變化來管理擰緊,這種變化通過電子裝置進行監測和運算。由于軸向拉力的分散性較小,因此有可能設計出較大的螺栓效率。即使在擰緊之后,也可以檢查螺栓本身,但因在屈服點以上進行擰緊,且擰緊裝置昂貴,因此在使用領域很難采用相同的方法。
2.4 伸長率測量方法
緊固由螺栓緊固產生的螺栓伸長率來控制。伸長率可以通過千分尺、超聲波或螺栓內嵌的測量傳感器來測量。軸向拉力的分散性很小,可以在彈性區域內擰緊,螺栓聯接效率高。可以進行附加加載和重新擰緊螺栓,但是螺栓端面必須精加工,擰緊裝置昂貴,成本高。
2.5 加載方法
通過在螺栓上施加拉伸載荷的同時擰緊螺母,通過釋放載荷后產生的拉力來控制擰緊。軸向拉伸可直接控制,螺栓不產生扭轉應力,但是擰緊裝置和螺栓是特制的,成本很高。
2.6 加熱方法
擰緊由螺栓加熱前后伸長率的變化來控制。擰緊不需要空間和力,但是熱和軸向張力之間沒有明確的關系,溫度設定控制比較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