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軍稱小米**輛車研發投入超百億
12月18日,雷軍稱小米**輛車研發投入超百億沖上熱搜,據雷軍表示,我們的車投了3400名工程師,整個研發投入超過了100億,我們是用了10倍以上的投入。小米汽車有可能在12月28日迎來發布。
01
車身結構
小米SU7也分為Pro、Max等版本,Max版車頂布置了激光雷達,并且輪圈的造型也有所區分。
尺寸方面,小米SU7的長寬高分別為4997/1963/1440mm,軸距3000mm,整體尺寸規格與保時捷Taycan比較類似,尤其是1.44米的車身高度,甚至可以跟很多燃油轎跑媲美了。
車輛頂部搭載了激光雷達,用戶也可以不選擇激光雷達,同時車輛的整備質量為2205kg,總質量為2655kg。同時,純電車型將采用800V平臺,搭載101kWh三元鋰電池,續航可能突破700km。
在外形設計上,小米SU7整體造型非常圓潤低矮,有著濃厚的運動氣質。其中,車輛的大燈并沒有采用分體設計,而是使用了水滴形,中間由橫向的燈條一分為二,搭配內部的四組LED燈珠,甚至有點“米”字的造型。
在車尾部分,小米SU7采用了圓潤溜背的造型,側圍上部到中部下壓造型更是**力量感,中間是帶有弧形回旋結構的貫穿式尾燈,下方還有銀色擴散器裝飾件,整體設計還是比較漂亮的。
根據網上曝光小米汽車首款車型白車身細節圖片,可以看見車頭的縱梁使用了田字形鋁型材,并通過螺栓的方式與后部縱梁(應該是鋼結構)相連接。前部縱梁起到一個吸能盒的作用,后部通過其鋼材的強度達到其車身的剛度強度,通過螺栓方式連接,后期具備一定的可維修性。
縱梁前部結構內切,實現與防撞梁的螺接,通過下圖可以看見螺接的4個孔。輪拱后側位置可以看見補強結構,與門檻梁實現連接(門檻梁為鋁型材)提高乘員艙的強度,實現力的傳遞。
小米汽車使用了目前很常見的無框車門,單層玻璃,車窗玻璃與B柱處于一個平面之中,看起來會更加美觀流暢。
通過車頂照片來看,小米新車使用全景天窗設計,天窗尾端幾乎與后窗玻璃相連,視覺更具有**感,玻璃通過涂膠與車身實現連接。
小米的新車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,將電池與地板直接融為一體,共同參與受力和扭轉。根據小米汽車申請的電池及車身一體化結構的新**摘要顯示,該**可以提高車輛的集成化程度,通過降低車身結構的自重來提高車輛的續航里程。
小米汽車后地板采用一體壓鑄工藝,通過下圖可以發現還把左右輪罩進行了集成,后地板前后部為中空結構,結構簡潔美觀,僅在少部分位置設計加強筋結構,一體壓鑄通過零件集成實現車身輕量化及性能提升。
02
車身連接
根據細節圖,分析小米汽車屬于一款鋼鋁混合車身,鋁材主要應用在前后防撞梁、前縱梁、門檻梁、后地板一體壓鑄件。受鋁材使用影響相對于鋼制車身將會增加SPR、FDS(也有可能FDS都通過螺接替代)、鉚接的使用。
一體壓鑄后地板與前地板連接
后地板與前地板的連接一般選用SPR,壓鑄件會設計出單獨延伸的與前地板搭接的止口結構,滿足空間及連接要求。
一體壓鑄后地板與后縱梁連接
為了維修方便性,目前很多主機廠在設計中保留部分后部結構,進而一體壓鑄后地板后部與后縱梁連接,為保證零件安裝可行性,一般三面與后縱梁貼合連接,另一側通過增加連接板后續通過螺接或者鉚接實現連接。